Blogger Template by Blogcrowds

理財講座之 黃金歲月:退休入息及投資研討會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研討會目的旨在介紹退休人士如何在如此逆境下仍能取得定期入息及作出審慎投資,講者將會注重較平穩的投資工具及策略。

1. 退休入息安排
2. 適合退休人士的安排
3. 如何取得平穩及可觀的回報
4. 逆市投資策略

日期: 4月17日(星期五)
時間: 7:00pm-8:30pm
地點: 公司的北角分行

費用: 免費

如有興趣,請按以下連結留低聯絡資料或E-mail: invest_ifa@yahoo.com.hk (請註明預約4月17日講座), 以便安排座位及通知地點!
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cEVUbExrdEE3TEpLV3c4d0pkWmM4Vmc6MA..

滙 控 供 股 Q&A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 一 手 滙 控 有 多 少 供 股 權 ?
: 按 12 供 5 方 式 , 1 手 滙 控 可 供 165 股 滙 控 。

: 股 數 不 足 一 手 是 否 有 權 供 股 ?
: 有 , 但 至 少 擁 有 12 股 。
: 供 股 所 獲 的 碎 股 怎 處 理 ?
: 散 戶 可 透 過 股 票 行 或 銀 行 沽 售 碎 股 , 但 股 價 一 般 較 市 價 低 。 個 別 股 票 行 為 吸 客 , 會 在 指 定 期 內 提 供 市 價 買 入 碎 股 優 惠 。 散 戶 亦 可 在 市 場 上 買 入 碎 股 , 湊 夠 一 整 手 ( 見 表 ) , 但 買 入 價 會 較 市 價 高 。 若 長 線 持 有 作 收 息 , 是 否 一 整 手 並 不 重 要 。

: 今 天 收 市 後 仍 沒 持 有 滙 控 , 可 以 參 與 供 股 嗎 ?
: 可 以 , 散 戶 可 在 市 場 上 購 入 供 股 權 , 然 後 供 股 。

: 對 於 銀 行 的 證 券 客 戶 , 銀 行 會 否 有 文 件 通 知 他 們 供 股 ? 若 不 回 應 會 如 何 ?
: 銀 行 會 在 3 月 23 日 左 右 , 向 合 資 格 客 戶 發 出 通 知 書 。 如 在 指 定 限 期 前 未 有 回 覆 , 即 當 棄 權 論 。 不 過 , 散 戶 仍 持 有 供 股 權 , 可 以 出 售 。

: 如 果 只 供 一 部 份 , 部 份 不 供 , 手 續 如 何 ? 不 打 算 供 的 那 部 份 , 是 否 同 樣 收 到 供 股 權 , 可 供 出 售 ?
: 銀 行 通 知 信 中 , 會 留 有 供 股 選 擇 , 持 有 人 可 選 擇 供 股 與 否 , 或 填 入 指 定 供 股 數 量 ; 就 算 不 供 股 , 仍 可 保 留 供 股 權 出 售 。

: 如 填 錯 供 股 數 量 , 或 回 覆 銀 行 後 想 更 改 , 可 以 嗎 ?
: 銀 行 指 , 若 填 錯 資 料 , 例 如 填 了 超 過 可 以 供 股 的 數 量 , 職 員 會 通 知 客 戶 。 如 果 想 作 任 何 更 改 , 銀 行 會 酌 情 處 理 , 但 必 須 於 3 月 尾 前 提 出 。

: 決 定 供 股 , 銀 行 會 否 收 手 續 費 ?
: 視 乎 不 同 銀 行 而 定 , 有 銀 行 只 收 佣 金 及 存 入 費 , 亦 有 個 別 銀 行 如 中 銀 , 月 供 滙 控 , 供 股 無 任 何 手 續 費 , 但 以 非 月 供 形 式 買 入 滙 控 , 每 手 收 兩 元 行 使 供 股 權 手 續 費 , 最 少 100 元 , 另 加 每 手 5 元 存 入 費 , 最 少 30 元 。

: 可 以 不 供 股 嗎 ? 不 供 股 銀 行 會 否 收 手 續 費 ?
: 可 以 , 散 戶 可 將 持 有 的 供 股 權 出 售 獲 利 , 銀 行 亦 不 會 因 不 供 股 而 收 費 。

: 供 股 權 可 以 炒 賣 嗎 ?
: 可 以 , 供 股 權 在 3 月 23 至 31 日 買 賣 , 如 同 一 般 股 票 , 供 股 權 價 格 視 乎 市 場 供 求 而 升 跌 。 有 證 券 行 更 仿 效 新 股 , 推 出 暗 盤 平 台 , 供 散 戶 在 供 股 權 正 式 買 賣 前 , 在 該 平 台 買 賣 。

: 如 要 透 過 銀 行 買 供 股 權 , 有 何 手 續 ?
: 與 一 般 普 通 股 票 買 賣 無 異 , 以 中 銀 為 例 , 會 收 取 佣 金 、 印 花 稅 及 存 入 費 等 , 其 後 要 通 知 銀 行 會 否 行 使 供 股 權 供 股 。 但 有 銀 行 如 豐 明 的 月 供 股 票 戶 口 , 只 可 以 沽 出 供 股 權 。

: 股 份 分 散 在 不 同 銀 行 , 集 合 一 起 才 供 股 , 銀 行 需 要 多 少 時 間 轉 倉 ?
: 一 般 轉 倉 需 要 7 個 工 作 天 , 就 算 今 日 轉 倉 , 已 趕 不 及 於 除 權 日 ( 明 日 ) 完 成 。

: 若 簽 署 銀 行 文 件 , 承 諾 供 股 , 但 最 後 忘 記 過 數 , 供 股 權 是 否 作 廢 ?
: 是 , 如 戶 口 內 金 額 不 足 , 供 股 權 就 會 作 廢 , 但 個 別 銀 行 會 要 求 客 戶 事 前 存 入 足 夠 金 額 , 並 扣 存 在 戶 口 內 直 至 過 數 日 。

: 是 否 可 以 將 供 股 權 轉 贈 親 友 ?
: 不 可 以 。




資料來源: appledaily

供?唔供? 匯豐...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面對匯豐供股問題,很多小股東仍很迷惘,就如一邊擲花瓣,一邊唸著「供、唔供、供、唔供…」大家都想尋求專家意見,但無論如何抉擇,都要留意供股時間表。

除權日:3月12日 (在此前成為匯控股東,才有供股權)
供股權買賣:3月23至31日 (供股權會以臨時編號在聯交所買賣)

供,唔供?

曹sir:《明報》自己都有成兩萬股匯豐股票,曹Sir建議大家如果能力許可,可以參與供股,但就唔好再乘機買多D供股權黎增持喇!事關依家歐洲果邊有幾個國家財政壓仍然好大,分分鐘會再爆金融風暴第二波,所以金融股都仲係有風險,都係等第二波過咗之後先買貨會好D。不過曹Sir 就覺得,匯控依家個價其實已經超賣得好勁,相信噚日(3/3)跌到去42元,已經係見咗底。

胡孟青:《am730》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有無見過有人明明打頭陣敲響火警鐘,但自己反而唔識走火警等燒死,匯控係活生生例子,在眾多疑團未解下,真係唔忍心一口氣斬釘截鐵叫人供股,唔係人人有大孖沙之能耐…只怕有天股價跌穿供股價,求助電話又如雪片飛來。叫人唔好供,絕對唔係無的放矢,如你大把資金無出路,當幫朋友無妨,捐贈不望回報,咁樣個心舒服些。

陳永陸:《經濟日報》人稱陸叔的他,呼籲散戶看清業績真面目,更坦言若供股權價格理想,會選擇沽出供股權。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經濟日報》他昨天以平均價47元掃了12手(1手400股)、合共4,800股。無貨在手但又想供股的波哥,今次動用廿多萬刻意買12手,以便供股後再分得2千股,就沒有碎股的煩惱;其如意算盤是,以供股價28元推算,連同正股的入貨價,拉勻計,相信平均價只是41元左右,再跌風險有限。不過,波哥強調,他自己認為供得過,是放眼長綫的,博短炒的股民不宜盲目跟風。

東尼:《壹周刊》作為匯豐忠實擁躉的東尼,則還未拿定主意供股與否:「我相信匯控三數年內,盈利可以重回高峰水平,但它的投資價值,可能沒有我以往所想的那麼高。」

黃國英:《壹周刊》...會先沽出部分正股,才將套現的資金用來供股,「老實講,依家叫我俾新錢落去供我就唔會,但有個供股權係度,都會用,咪賣一半正股,然後留番D錢黎供股,即係好似用三十八蚊賣出去,再用廿八蚊撈番,唔使俾人攤薄,而且蝕都蝕少D。」

資料來源: 信報財經新聞

理財講座之尋求絕對回報: 金融海嘯後的投資策略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本人任職的公司將於3月26日(星期四) 舉辦理財講座, 主題是尋求絕對回報: 金融海嘯後的投資策略

講座的目的旨在介紹如何在投資逆境下仍能取得正面成果及回報,講者將會介紹適合現况的投資工具及策略。

1. 投資工具及策略和重點回顧
2. 適合逆境的投資工具
3. 尋求絕對回報, 可以嗎?
4. 公司的平台及優勢

適合一般投資者以及退休人士

日期: 3月26日(星期四)
時間: 7:00pm-8:30pm
地點: 公司的北角分行

費用: $100 (即場開戶回贈費用)

如有興趣, 請按以下連結留低聯絡資料(請註明預約3月26日講座), 以便安排座位及通知地點!
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cEVUbExrdEE3TEpLV3c4d0pkWmM4Vmc6MA..

匯豐供股錦囊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匯豐除淨個股價會減幾多。計下數先:

每12股供5股
供股價每股28元
每 手 可 供 165 股 , 每 股 供 股 價 28 元 , 即 每 手 供 4,620 元 。

假設匯豐3月11日收市價為 $55,咁調整後股價係,($55 x 12 + $28 x5) / 17 = $47.05,比$55低大約$8,匯豐每跌1蚊,期指大約跌25點,計下條數,單係呢下期指理論上要低水200點,未計其他藍籌除淨。

如果閣下已有匯豐,想知道除淨後究竟我既成本價係幾多,可以將上面 $55代入自己個買入價就計到自己個打和價 (未計手續費)


問﹕現有股東如想供股,可以怎樣?

答﹕不論以個人名義,或是透過證券行、銀行名義持有匯控,同樣會獲得通知,諮詢是否接納供股。月供股票計劃的投資者亦能參與供股。

問﹕如決定供股,是否手持的所有匯控股份都要供股?

答﹕可因應本身需要來決定供股數目,但要考慮碎股的出售成本。例如手上持有15手匯控,可選擇只有12手參與供股。

問﹕手持一手(400股)匯控,即供股股份為165股,湊不夠一手,能否在市場出售?出售成本會否較高?

答﹕供股權的一手股數,不一定與正股相同,即未必是400股,要視乎公司的安排,以往有些上市公司供股時,供股權的一手股數只是10股或50股,這較方便投資者買賣。匯控尚未提供有關資料,但應會在股東通函中透露。不過,不論供股權的一手股數為多少,投資者宜盡可能將供股權整合為一手出售,因這可免除額外成本。

問﹕現在未是股東,但又想參與供股,可以怎樣?

答﹕方法有二,一是趕在「除權日」前購入匯控(即最遲在3月10日),成為股東;二是待供股權在港交所公開買賣時購入。

問﹕考慮供股時,應衡量哪些因素?

答﹕供股價是否合理、是否看好公司前景、供股後的攤薄效應,以及本身是否有充裕資金參與額外供股。

問﹕如不打算供股,是否不回覆便可以?

答﹕不是,供股權是有價值的,投資者如不回覆是否接納或選擇出售,會等同自動放棄權利。如投資者不想供股,可在3月23日至3月31日期間在港交所出售供股權。

各報評匯控

《星島》社評: 「半價買匯豐 策略要穩重」

匯豐今天已無復港英年代的優越地位與主宰寡頭壟斷的能力。利率協議的取消,令銀行業面對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銀行不能單靠傳統存貸息差賺錢,還要經營其他業務,以及作出比以前高風險的槓杆投資。匯控也不再是純粹香港人的銀行,把業務版圖擴及歐美,與港三分天下。今次控在金融風暴受挫比部分本地銀行為深,原因之一就是當初大舉進軍美國的次級按揭市場。

今天的匯控股價,面對的波動因素遠比以前大。投資者不宜一成不變沿用舊思維,要以新角度來衡量是否加碼注資匯控。

這次匯控以供股和削減派息來充實資本,應付金融海嘯沖擊。對供股的有利因素,是享受到大幅度的折讓,等如半價買入匯控。對匯控管理層有信心的投資者,覺得匯控在金融危機下仍毋須政府接濟,表現勝於不少跨國大銀行,甚至有能力低價收購其他金融機構,冀望日後經濟復甦可以早佔商機。

穩陣股將變波動股

至於負面因素,就要考慮供股後,匯控股份增加了四成,一來日後每股盈利和派息都會大幅被攤薄,二來對沖基金也更容易借貨沽空,增加日後控股價波動風險。此外,中短期而言,匯控經營環境仍相當困難,包括全球經濟和金融活動放緩,低息影響盈利,債務壞帳仍未全部撇清,手持衍生工具產品可能繼續貶值,又要面對同業遭國有化後的不公平競爭。

散戶決定供股與否,不宜單靠感情定奪,要講心之外也要講金。如果對匯控長遠前景充滿信心,可以選擇供股。如果已經擁有多手匯控又不欲加注,可以賣掉部分正股,用賣股收入來廉價供股。如果只得一、兩手,也可以賣掉供股權,降低持股成本,不要平白放棄供股權。

《蘋果》社評:「不應一注獨贏買匯豐 」

事實上匯豐昨天派發的成績表的確令不少投資者既失望又進退兩難。失望的是銀行去年的業績比○七年差得多,股息又減少了。進退兩難的是銀行提出供股集資,原來股東若果不拿錢供股便要面對股權被攤薄的處境。那究竟該不該供股或加碼投資匯豐呢?這當然是個個人投資的決定,必須考慮個人的財政狀況,整體經濟前景,其他投資工具的回報及銀行的業務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從個人來看,是否供股或加碼投資匯豐先要考慮是否有閒錢及手上的投資組合中匯豐的比重。若果手上有一定數量現金,不用借錢供股,又認為匯豐的回報比其他投資工具好,供股加碼當然不成問題。但若果手上的投資組合匯豐的比重已相當高,例如高達四成或以上,那便應認真考慮不供股,因為再供股意味匯豐的投資比重進一步增加,跟應當分散投資的原則相違背。

除了個人的財政狀況外,投資者也應該考慮全球經濟形勢及金融業的處境。跟其他國際大銀行如花旗、美國銀行、萊斯銀行等相比,匯豐去年的業績其實比它們優勝;供股集資後資金儲備充足,又不用擔心受政府官員指指點點。

可以說,匯豐的競爭實力比大部份國際銀行強得多。問題是全球經濟衰退仍未見底,金融業包括銀行業仍未穩定下來,借貸業務仍未全面恢復。這些都會限制匯豐未來一段時間的增長,甚至可能會因出現第二波金融海嘯而令業績再次倒退,令股價再下跌。

若果投資者預期經濟及金融業的衰退將會加劇及持續一段時間,那保持手上的現金,不增加股票投資包括為匯豐供股是最合理的選擇。若果投資者預期全球經濟在政府大手刺激下逐步喘定,匯豐在重整業務及大幅撇賬後可以回復較快增長,那投資者大可以選擇供股及增加在匯豐的投資。對很多本地投資者來說,供股不供股真是一個進退兩難的決定!

《經濟》社評: 「匯豐斷臂止蝕 火頭四起待撲」

匯豐去年盈利大幅倒退七成,較市場預期更差,加上大舉供股,令匯豐在英國股價曾跌逾兩成。匯豐的壞日子遠未過去,為備戰面前曙光未露的艱難期,她正斷臂求生,重新上路。其一,匯豐大力縮減處身海嘯震央美國的消費融資業務,結束旗下HFC與Beneficial品牌在北美的大部分經營網絡,可謂止蝕離場。其二,是狠作大舉撥備近250億美元。其三,是順從市場要求,供股集資約177億美元,以增資本比率,提高防風能力。

匯豐力砍美國業務,但美國雖是海嘯禍源,卻並非唯一受創地區。匯豐靠全球分散業務的策略,分散了風險,在海嘯席捲全球下,則變成處處遇上火頭。

其一,不計虧損的北美業務,匯豐去年稅前利潤有近四成四來自歐洲,是她盈利的最主要來源,惟此水源卻可能乾涸。現時全球金融市場的焦慮,已逐漸集中於歐洲,因西歐銀行大量貸款予接近破產的東歐,情況惡化可能成為第二波海嘯的震源,衝擊全球。雖然匯豐直接參與東歐業務不多,然而匯豐在歐洲的資產多逾13000億美元,佔其總資產五成三,她與歐洲其他銀行以至企業有極多業務往來,一旦東歐炸彈爆炸,西歐金融與經濟必遭重挫,匯豐亦難逃禍殃。

其二,新興市場是匯豐的盈利增長引擎,但新興市場亦逃不過金融海嘯與全球衰退打擊,雖然亞洲區創傷暫仍較小,但市場已日益關注南美、中東等會否遭受重創,成為海嘯又一重災區。

匯豐在南美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在中東的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等國都有業務,今年表現難免褪色,部分甚至可能成為虧損來源。換言之,新興市場此盈利增長引擎亦可能大打折扣。匯豐多年來通過全球分散業務,取得佳績,但在百年一遇的海嘯面前,卻恐怕覆巢之下難保完卵,全球業務都遭衝擊。匯豐雖壯士斷臂削減美國業務,但困境未脫,面前仍是一關又一關的嚴峻挑戰。

《明報》 : 「須坦誠面對錯誤再輕裝上路 喚回核心價值匯控仍有可為」

於此匯控宣布要股東供股集資,20 萬股東在思量是否與匯控共渡時艱的同時,我們今日從3 方面討論使港人推不開、也放不下的匯控銀行。

首先要討論匯控對次按的處理。2003 年,匯控斥逾千億港元巨資,收購美國消費融資公司HouseholdInternational,組成匯豐融資,當年匯控主席龐約翰滿懷信心,表示匯豐融資可為集團盈利增值25%,卻不知道這是噩夢的開始。05 年,葛霖兼任匯控行政總裁和匯豐金融主席,這一年,正是匯豐金融大增按揭貸款之時。06 年起,美國樓市泡沫爆破,斷供潮開始湧現,到07 年2 月間,匯控是全球首家銀行指出美國次按出現問題,卻未提出抽身之法。

從上述歷程顯示,匯控決定在美國發展按揭業務,並在次按瀕臨爆煲之時,還在大舉推展業務,當年決策是否過於草率,違背了一貫奉行的保守穩健原則,值得探討。另外,美國匯豐融資的管理,雖云有美國高層管理人員為了追逐更高花紅,罔顧風險,但是在他們闖出更大禍害之時,匯控高層缺乏足夠節度,有關責任不容推卸。或許當時匯控一高層,也有爭取更多花紅的心態?

所以回顧起來,匯控就匯豐融資,從開始決策到營運、監管,都存在問題。但是,這個害得匯控和投資者雞毛鴨血的匯豐融資,迄今仍然未見匯控高層認真檢討和面對。

第二,如前所述,葛霖於匯豐金融,全程參與(02年葛霖是匯控董事會成員,有份參與決策),昨日他在記者會上,只說「但願未曾收購匯豐融資」,但是包括葛霖在內的一匯控高層,迄今未說過「犯了錯誤」的話。

昨日匯控公布業績,葛霖在「主席的話」中批評銀行業界,認為「業界做了很多錯事」、「損害了業界的聲譽」、「涉及業界的文化和道德問題」等,可謂甚為直率。不過,葛霖好像以局外人身分評論銀行業界弊端,不過當他指摘業界把「不恰當的產品賣給了不恰當的人」時,又有否想到匯控在雷曼迷你債券的角色?葛霖雖然表示會參與重建公對銀行的信心,但是在吝於承認錯誤下,葛霖等一匯控高層能否認真總結經驗,汲取教訓,警惕自己和後來者不要再干犯這樣的錯誤,使人有疑慮。

第三,葛霖等匯控高層不肯承認錯誤,可能與其精英心態有關。現在一匯控高層,雖然只是打工仔,但是匯控的工作,就是他們的事業。他們大多從離開學校之後就加入匯控,從低層做起,長期受到匯控管理文化薰陶,而這些年來匯控之成功,由香港一家地方銀行發展成為跨地域、跨國的國際銀行集團,當然脫不了他們這班精英的智慧和努力。但是一帆風順的匯控,會否因為一路順風,使這班精英過分自信,使得在決策時過於一廂情願,因而犯下收購HouseholdInternational 的大錯?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蘋果日報, 經濟日報, 明報

滙控「毒瘤」未清 恐有第二輪供股

2009年03月03日 08:44

一直被視為滙豐控股(005)「毒瘤」的美國消費融資旗鑑滙豐融資(簡稱滙融),錄得大額虧損,拖累北美業務「損手」一百五十五億元(美元.下同),並錄得一次性商譽減值撥備逾百億元。在「痛定思痛」下,滙控決定終止滙融消費及按揭貸款業務,但將保留信用卡業務。分析員預期,此舉將為滙控埋下計時炸彈;加上歐洲業務持續受累於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相信集團隨時有第二輪供股計劃,估計最快第四季再集資一百億元。

保留美國信用卡業務

滙控在二○○二年斥資一百四十八億元,收購主要經營美國次按業務的Household(現稱滙融),隨即注成大錯,自二○○六年次按風暴爆發以來,至今已累計為此撇除約三百億元,相當於收購價的一倍。滙控去年北美業務虧損一百五十五億元,其中主要來自滙融虧損,壞賬達一百六十三億元,並為一項商譽減值全數撥備一百零六億元。

滙控指出,早在二○○六年已意識到美國次按市場將面臨崩解,翌年已大幅縮減有關業務,如今除信用卡業務外,滙融不再以HFC及Beneficial品牌經營消費融資業務,並關閉二品牌分行網絡的大部分營業點,削減六千一百個職位,將集中縮減有抵押及無抵押房地產組合,涉及的未償還結欠為六百二十億元,又在上半年提撥重組架構準備二億六千五百萬元,估計可年省成本七億元。

滙控主席葛霖形容,此舉屬於「沉痛的決定」。然而,集團是次沒有一刀切除整個滙融「毒瘤」,為其埋下計時炸彈。他表明,目前市況不明朗,預期美國失業率每升百分之一,將令滙融去年底的貸款減值撥備增加七億至十五億元;由於美國失業率攀升及住宅物業市場繼續下滑的風險明顯存在,相信今明二年信貸撥備仍將增加,營業虧損將持續。

泓福資產研究部主管鄧聲興認為,滙控是次不肯一次過切除「毒瘤」,主要是希望保留美國信用卡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待當地經濟好轉時可收復失地;相反,倘若完全撤出美國市場,將令滙控歷來最大的收購「全軍覆沒」,惟此舉卻為集團帶來隱憂。

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資料顯示,美國信用卡壞賬率已升至自二○○二年首季百分之七點六五以來的新高,截至去年六月底的淨壞賬率已增至百分之五點五二;早在一九八○年代平均為百分之二點六,在一九九○年經濟衰退早期升至百分之四點九八。

次輪或集資百億美元

鄧聲興指出,由於滙融的信用卡業務只是其消費及次按貸款組合的四分一,故即使美國環境進一步惡化,信用卡壞賬率進一步急升,相信滙控要為該業務撥備的金額都不會高於消費貸款業務;相反,其收益率卻可達一至二成,遠高於次按業務的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

滙控股東之一的Eric Knight,早在去年三月已要求集團出售滙融,惟其「諫言」不為集團所動。Eric Knight在上月更形容滙融是「完全災難」,認為滙控管理層錯誤的風險代價,堅持不惜代價保留有關業務,嚴重削弱集團實力。

滙控的另一個計時炸彈為歐洲業務。雖然去年該業務為集團帶來一百零九億元的稅前利潤,按年上升二成六,但扣除出售資產獲得特殊收益後,實際稅前利潤倒退二成六,至五十五億七千萬元,其中法國、英國、土耳其及其他地區利潤分別大跌四成半、二成三、三成三及七成。

鄧聲興認為,歐洲業務風險甚大,而東歐地區的資金主要來自西歐,倘若全球經濟放緩步伐及信貸問題持續加劇,將成為滙控另一個隱憂。因此他相信,滙控只為今年首三季穩定每季派息八仙,但集團沒有預測末季的派息;他認為此是為下一輪供股埋下伏筆,倘若外圍走勢繼續轉壞,預期將進行第二輪供股,再集資一百億元,低於今次的規模。

有份決定收購Household的匯豐亞太區前主席艾爾敦(David Eldon)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表示,回顧在收購一事所犯的錯,應該是匯豐過於相信Household的管理層,沒有派管理人員,未能把匯豐的企業文化注入這家公司。

資料來源: 信報